上海貨運公司前者更出現4.9%的盈利倒退
發布于:2012/4/11 來源:m.niboeye.cn 點擊次數:一年一度的“年報季”終于落幕。令投資者和分析師頗為失望的是,在這個全球經濟風雨飄搖的時節,即便是擁有天然優勢的石油巨頭也無法獨善其身,盈利能力大不如前。而自2008年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后一度隱匿的煉油虧損又再度“現身”,成為倒逼機制改革的重要推手。
據統計,三大石油公司去年凈利潤總額仍高達2749.41億元(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),但包括煉油、天然氣進口等在內的政策性虧損也超過1190億。為此,油企高層在前不久的年度業績會上紛紛“老調重彈”,呼吁盡快推進成品油、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。
一位了解內情的市場人士指出,今年國內的油氣消費量預計將繼續增長,尤其天然氣消費將進入“井噴”時期,按當初“照付不議”協議簽訂的天然氣進口量會迅猛增加,對石油巨頭意味著虧損壓力陡增。為提高未來天然氣供應的保障能力,上海貨運公司國家將在去年廣東、廣西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,最快4月份就將落實。
定價機制左右“三桶油”業績
從三大石油公司已公布的2011年年度業績來看,中海油憑借上游業務占比大的優勢得以“輕裝上陣”,上海貨運公司盈利增幅也最大,其去年凈利潤達702.6億元,同比增長29.1%。而這一業績還是在蓬萊油田發生漏油事故停產的情況下獲得的。
相比之下,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上下游一體化運營結構在去年卻成為累贅。其中,后者的凈利潤增幅僅為1.4%,上海貨運公司前者更出現4.9%的盈利倒退。這一業績令諸多機構也大跌眼鏡,如彭博此前曾預測中國石化去年盈利能增長6%至763億元;大摩更預估其盈利可增長11%至797億元。
也是在這一此消彼長的過程中,一直位居第三大石油公司的中海油,賺錢能力正逐漸逼近中國石化